技能的練習上
先學習狀態在執行狀態
為什麼我們很認真的努力學習但是總是做不到專家的水準?
那我們一直都在執行,一次又一次的執行中,
因為已經處在習慣當中舒適圈裡面,讓我們一直忽略進步的前提,
來自於一次又一次的行動後,思考改善空間,這就是執行後即時回饋。
但這樣的過程是痛苦的,你不會總是一直在執行的狀態當中,
所以你在模擬學習時,你自己的過去當作你的敵人,
不斷不斷去挑戰你自己的過去,看過再學習、模擬訓練、和專家比對,
這樣子你才會越來越進步。
practice makes perfect。
這句話,應該要改寫為,improving practice makes perfect。
(模擬訓練時是低風險可允許犯錯,內心是以執行狀態的心去模擬,
執行訓練是高風險不允許犯錯)
在PDCA的循環當中,P是目標導向,D是執行狀態,C和A就是學習狀態。
因為你的重點,設定漸進目標→執行→檢查評分→思考改善空間和應對措施。
因為這幾天一直都在看跟刻意練習有相關的文章
所以今天看到柯P的輔大演講文,
讓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的重點:
-
台大醫院葉克膜中心的成功
來自於每個醫師都有一個心態:
如果我可以在重來一次我要怎麼樣做得更好?
50年前開心臟手術,開5個死4個,現在開100個死1個,
如果我在執行結束的時候,
不論結果好壞,我每一次都省思:
如果我可以再重來一次我要怎麼樣做得更好?
2. 從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來。
錯了,認錯,找出改善方法和應對決策,下次會更好。
3. 邏輯課:阿珠與阿花的故事,有沒有第三個選擇呢?
4. 成功並不困難,難的是遇到挫折與挑戰的時候,
如何不因為阿貓阿狗的雜事
不喪失自己對於人的善念生命的熱情。
5. 我該如何把今天聽到這樣的觀念
應用在我的投資之改善進步路上呢?
首先從哪裡跌倒從哪裡爬起來,
這也是我一直不願意放棄投資的原因,
因為我一直覺得我尚未挑戰成功,
所以為什麼我要放棄,
我現在還在進步路途當中啊!
我只是休息跌倒而已,站起來繼續往前走就好了!
從以前到現在一個最大的一個盲點:
不在於善變,
而在於我沒有把善變這個本能,變成我的工具。
這陣子再看到刻意練習的一個核心觀念,
每次執行後,從中檢討要改善的空間,這個就是變的本質。
今天的我和昨天的我是不一樣。
每天的我都是新生的重新再來,
所以每次的學習也都是新的重新再來,
沒有所謂的一直反覆在做同一件事,
我每次都可以用一個新的角度新的學習方式
,不斷不斷的進步。